当前位置: 气缸 >> 气缸前景 >> 王向荣退伍不褪色的硬汉子
人物名片
王向荣,中共党员,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锅炉工程部职工。他干着火电厂最脏、最累、最危险的锅炉检修工作,却默默坚守、任劳任怨。15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作风和本领。23年的锅炉检修工,使他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以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意志,展现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情怀;他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如果问起火电厂哪里最脏、最累、最危险,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锅炉检修。”60多度的高温检修环境,充斥着粉尘的作业空间,几十米高的作业平台,深夜里接到抢修命令是常事。有时忙起来,几天几夜回不了家……
可这些在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锅炉工程部职工王向荣看来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冲在最前面的人”
采访王向荣师傅是一个周一的清晨,记者拨通了电话,询问几点上班,约见采访之事。他说,这两天就住在厂里,为将要增加启动的机组做“体检”。
“嘿嘿,让我动动手干活还行,让我说,实在说不好。”见着王师傅,他微笑着难为情地说。
穿着工装,带着安全帽,一米八魁梧的身板,黝黑的面容透着朴实与坚毅。
不善言辞的他,说起当兵的历史,王师傅眼里闪着光。
“我出生在上兰村,小时候特别羡慕两个舅舅是当兵的。”年,17岁的王向荣也参了军,成了北京军区空军航空部队的一名机务员,担负着首都空域安全的光荣使命。被称作“战鹰守护神”的机务兵,纪律严明、工作严谨、一丝不苟是他们一贯的遵循。15年的部队生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和作风。
年转业到二电厂后,他就和锅炉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23年。从军人到锅炉检修工,岗位变了,但军人作风依旧、军人秉性不改的他,将军人的特质无缝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锅炉本体班组,是厂里的主力“部队”,60多米高的车间,有众多大大小小的高温高压管道和燃烧设备,高温炙烤、噪音粉尘、高空作业……是一个集“脏、热、苦、累”于一体的岗位,精确度、安全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大到锅炉受热面设备的汽包、过热器、再热器、空预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小到每根风粉管道、检查孔、甚至每个螺丝的力矩都不能有丝毫马虎。但无论设备抢修,还是日常工作,他总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
工程部副主任韩燕鹏介绍说:“每当炉膛检修时候,第一个冲进去的肯定是他,最后一个出来的也总是他。”机组正常运行期间,他每天面对着的是设备消缺、维护等琐碎工作。而设备抢修的时候,现场总是活跃着他的身影。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他甚至连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加班加点、摸爬滚打在第一线。
每年夏季的锅炉清灰是一大工程。经过一个采暖季的运行,锅炉炉壁上灰尘、焦油附着严重,锅炉检修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把这层焦化物彻底去除。夏日高温下,王师傅他们要钻进不足一米口径的炉膛,炉膛内四壁漆黑,空间局促,空气稀薄,只能窝着身子作业。
除了清理炉壁,锅炉内的换热管道检修也是一大工程,上万根大大小小的管子,他们都要逐一爬到跟前,眼看、手摸、检测,或维修、或更换,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隐患,为保障锅炉正常运行,王师傅他们天天都是挥汗如雨。
在已经数不清楚的锅炉抢修中,王向荣总是顶着五六十度的高温,毅然第一个进入炉膛,让人窒息的高温热到鞋子都已鼓包开胶,热到整个人都处于脱水状态,可王师傅总是让别人先出去休息,他自己不到抢修结束从来没有从炉膛里退出来。炉膛检修时虽有一定防护措施,但每次检修出来,整个人都变了样……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工作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再难,王师傅都会想办法解决!”这是同事们对王向荣师傅的评价。
多年的检修生涯造就了王向荣过硬的技术本领,凭借着多年在部队机械维修方面的经验,他总是先人一步学习新知识,看似简单的维修背后是他多年不断学习、探索和智慧的凝聚。
平日里,王向荣主要负责的是空气预热器、燃烧器、脱硝系统的维护检修。脱硝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排放不达标会直接影响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年,他负责解决脱硝喷氨支管堵塞这一技术难题,面对新课题,他以厂为家,边学习、边试验,和同事们反复商讨方案,最终通过加装脱硝喷氨喷嘴和均流装置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喷氨量不足、不均匀的技术难题,确保了脱硝系统安全稳定达标运行。
近几年,空预器密封改造项目由他现场负责,在改造过程中,他通过大量翻阅资料、熟悉图纸、及时与设备单位交流沟通,反复实践,最终使空预器的漏风率由12%降至6%以下,每年每台炉节省运行成本约7.4万,全年节省近30万元。
减速机轴封漏油问题也曾一度困扰着大家,王师傅下班后自己留下来反复琢磨、试验,最后通过增加一层耐高温润滑油,利用两种油的温差原理,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接着,煤粉管插板门气缸轴封漏气,紧急情况下关闭不了,会造成研磨机检修伤人,王师傅凭借多年经验,反复推敲、试验,设计了个特别的轴封垫,再次解决了燃烧系统这一漏气问题。
多年来,工作中这样的排障除患、攻坚克难的事例还有很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电厂锅炉容量增大、设备更新改造任务重,他总是先人一步主动钻研新知识,勇于创新实践,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30余次,取得经济效益超过30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干我们锅炉检修这行,岗位很平凡,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安全大于天!”正是这个强烈的信念,使王向荣多年坚持良好的习惯,工作中哪怕再细小的问题隐患,他也绝不放过。
日常工作中,王师傅还是个善于持家过日子的细心人。在他们车间,检修工具远比其他车间更多、更重,但大大小小每个工具的名称、型号他都熟记于心,每次检修后都会一一清点,分门别类整理入库,并且要检查试用一次,确保下次能正常使用。
平日里,正常下班是5时30分,可王师傅总是要整理工具、收拾材料、仔细收尾,将拆下来的管子、钢板等边角料能回收的回收,经过修理后重新利用,然后最后一个离开岗位。
他是锅炉工程部党支部安全示范岗的责任人,工作中大事小事他都以身作则,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项规章制度他带头遵守,检修行为严格管理,检修质量严格把控,确保自身在岗无违章,身边无事故。
由于他认真细致,锅炉“四管”材料管理由王师傅负责,新进管材必须经他严格检验方可入库,入库后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分别存放,每根管材使用前全部要经过复检确认后才可出库。
多年来,他所管辖的设备未发生损坏事故,他所管理的材料从来没有错用过一例,他所参与的检修工作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人身事故。他用严明的责任意识,为企业挽回一次又一次经济损失。
这些年来,他带了一茬又一茬徒弟,车间里几次推荐他当班长,他都主动让给了年轻人,但职工们都亲切地叫他“老班长”“王叔”。
“干了20多年,也有过疲倦的时候,但是每每想到年轻同事还有很多不懂的问题、遇到的技术难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就总有一些不甘心。”王师傅说,几年前,战友在海南开公司,经营开发军民融合产品,考虑到他的人品和技术,三番五次打电话想聘请他去。还有一次,朋友在新疆开公司,做焦化生意,让他过去帮忙,条件待遇都比较优厚,可他思来想去还是放不下、舍不得这里熟悉的一切。
就是这样的“放不下”,这样的“舍不得”,让王向荣坚持到现在。他是企业的“老人”,也是企业的创新力,他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