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气缸 >> 气缸资源 >> 工信部公布绿色制造名单,青岛这些企业园
来源:回澜听涛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年度绿色制造名单。
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特种制冷电器有限公司、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三厂、博世动力总成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等6家企业入选年度绿色工厂名单;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的分体式房间空调器、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的DSR系列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等产品、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载重型汽车绿色子午线轮胎,入选绿色设计产品名单。
青岛城阳工业园区入选年度绿色园区名单。
这些入选“绿色”名单的企业、产品、园区等,不仅是“双碳”战略下绿色制造的典型代表,也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经验。
1、向创新要动力
技术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海湾化学实现老牌化工企业的“绿色逆袭”,在更换新设备、实施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同时,更离不开不断的技术的改造创新。
海湾化学率先淘汰了陈旧的电石法PVC生产工艺,选择世界上最先进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工艺路线。目前在烧碱、苯乙烯、PVC树脂等产的生产和存储方面,海湾化学拥有当今国际先进的四大核心技术,实现了苯乙烯产能国内单套最大,双酚A产能国际单套最大。
来源: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不仅让发展的成色更“绿”,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催生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作为前沿科技重要“产出地”的青岛,一系列踏准时代节拍的新技术,正带动着行业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向:
青岛即发集团成功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投产转化,该技术不仅颠覆了千百年来纺织业水染工艺,染色均匀性还达到%,染色效率也提升了50%以上,对行业具有颠覆性意义;
青岛赛轮集团推出的“液体黄金”轮胎,打破了全行业著名的“魔鬼三角”难题,即轮胎的阻力、抓地力和耐磨性不可兼得,全面提升了轮胎性能,达到欧盟标签法规双A等级,这是世界最高等级的轮胎认证;
海尔风冷磁悬浮中央空调参与的“建筑热环境理论及其绿色营造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解决了空调舒适性、节能性难以兼顾的行业难题……
来源:赛轮集团
2、向智造要效益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工业绿色发展新动能,不是某家企业的事情,而是城市产业的整体转型,要统筹工业经济增长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关系,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性工程。
向“智造”要动力,是青岛制造绿色发展的关键。
比如青岛环球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智能吊挂系统打造的智能制造车间,在人力成本节约10%以上的同时,实现了能耗下降8%;同样通过“工赋青岛”实现转型的恒尼智造(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绿色无菌可视化的智能工厂,创新应用海洋新材料海藻纤维,研发的“海藻纤维抗菌润肤星期八口罩”已获得欧盟认证,目前日产能达60万片。
像这样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降本增效的企业在青岛还有很多,年1-10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6.6%,高于全省12.1个百分点,青岛市青岛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绿色化技改项目、青岛宝佳潍柴气缸盖机加工产线数字化改造项目入选山东十大智能化绿色化技改优秀案例。
其中,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通过智能化、节能化、柔性化、数字化及连接生产全要素、贯穿制造全流程的智能互联体系,实现生产效率提高32%、运营成本降低8%、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3%、能源利用率提高19%。
绿色不只是要淘汰落后产能,更是要通过“工赋青岛”等一系列改造提升的举措,来转方式、调结构,让新动能释放发展活力。
3、向绿色产业进军
绿色制造不仅意味着绿色低碳技术设备及生产模式的应用,更意味着产业结构的高端化转型,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持续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全面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新赛道。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与链条的逐渐完备,展现了青岛的抢先布局与厚积成势。
来源:奇瑞汽车青岛基地乘用车项目
日前,即墨奇瑞汽车青岛基地乘用车项目,顺利完成焊装车间主体结构封顶;华人运通正式与青岛市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青岛设立中国总部,打造面向全球的世界级研发技术中心,并成立高合汽车销售服务总公司……错过燃油车发展黄金期的青岛,正在全面发力新能源汽车,目前已形成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力争打造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在新能源汽车的上游,青岛也踏准风口,打造“东方氢岛”,迈向氢能时代。年8月,首车高质量燃料电池用氢气从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顺利出厂,该项目年产能力吨,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燃料电池氢基地。近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加氢站建设项目启动,这是全国港口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充装示范运营项目,设计日加氢能力0公斤,一期工程将于年3月底投用。
绿色制造不仅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路径,也是在新形势下,城市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的青岛,正用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新经济新动能的蓬勃崛起,增强绿色制造的活力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