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气缸 >> 气缸优势 >> 揭秘液击压缩机受损的幕后的原因
液击是一种由于液态制冷剂或润滑油进入压缩机气缸引发的破坏现象,涡旋、活塞、螺杆压缩机都会发生液击。当这些液体随气体一同被吸入压缩机气缸时,它们会对压缩机造成破坏,液击瞬间产生的高压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除了人们熟知的涡旋盘破损,连杆断裂等异常情况之外,其它压缩受力件也可能发生变形或损坏。
导致压缩机液击的液体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回液;
(2)带液启动;
(3)润滑油过多。
(1)回液
回液,是指在压缩机运作期间,蒸发器内的液态制冷剂经吸气管道回流至压缩机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制冷系统中并不罕见,尤其在使用膨胀阀的系统中。膨胀阀的选型不当、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如选型过大、过热度设定偏低、感温包安装不当或绝热包扎受损,都可能诱发回液。对于小型制冷系统使用的毛细管,加液量过多同样会导致回液。
此外,热气融霜系统也易引发回液。无论使用四通阀在热泵模式下,还是热气旁通阀在制冷模式下,融霜后蒸发器内会积聚大量液态制冷剂,这些制冷剂在制冷运行开始时可能回流至压缩机。蒸发器结霜严重、风扇故障导致的传热效率降低等,都可能影响膨胀阀的反应,进而产生回液。
(2)带液启动
带液启动是指曲轴箱内润滑油出现剧烈起泡现象,这通常是由于润滑油中溶解了大量制冷剂或油底部沉积了制冷剂所致。当压力骤降时,这些制冷剂会突然沸腾,导致润滑油起泡。
这种现象类似于打开含有碳酸饮料的瓶子时观察到的起泡。起泡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制冷剂的量,可能为数分钟或十几分钟。大量泡沫会浮在油面上,甚至充满整个曲轴箱。一旦这些泡沫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它们会还原成液体(润滑油与制冷剂的混合物),极易引发液击。
为了预防这种现象,所以压缩机上通常会安装曲轴箱加热器(电热器)。理论上可以有效预防制冷剂迁移。例如,在短时间停机(如夜间)后,保持曲轴箱加热器的通电状态可以使润滑油温度略高于系统其他部分,从而防止制冷剂迁移。
(3)润滑油过多
压缩机通常配备有油视镜,用于观察油位的高低。当油位高于油视镜的范围时,即表明润滑油过多了。过多的润滑油会导致高速旋转的曲轴和连杆大头频繁撞击油面,从而引起润滑油的大量飞溅。一旦飞溅的润滑油窜入进气道并被带入气缸,就可能引发液击。
在大型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往往需要适当补充润滑油。然而,对于回油不良的系统,必须认真寻找影响回油的根源。一味地补充润滑油是危险的。即使暂时油位不高,也要注意润滑油可能突然大量返回时可能造成的危险。由润滑油过多引起的液击并不罕见。